|
当前位置:首页 > 海螺沟 > 传统节日 |
春节 农历腊月最后一天次年正月初一日称过年。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为春节期间,过年前,从冬至日起杀年猪、腌腊肉,腊月初八吃腊八饭(粥)、腊月十六起办年货“打阳尘”(室内打扫灰尘)、二十三日夜祭灶王,备办盐茶米豆敬献,恭请灶王“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年三十(或二十九日)除夕,贴对联、张彩灯(有钱人家)、敬家神、照檐灯、吃团年饭,晚上,全家围炉而坐,长辈散发压岁钱,通宵不寐称“守岁”。初一凌晨,早餐吃汤圆兆团圆。饭后,盛装艳服到公共场所,尽情游玩,遇亲朋好友互相招呼或致新年好,或“请拜年”,或“恭喜发财”。初二以后,走亲戚拜年,喝春酒,富家点天灯,民间耍狮灯、龙灯、幺妹灯、犀牛灯。正月十五闹元宵,焚香烛送年。解放后,机关单位放假3天,文化部门开展文娱体育活动。80年代以来,每逢除夕之夜,在零时燃放鞭炮送旧岁,迎新春。鞭炮爆声彻夜空,可持续半小时左右。 春分 庄户人家不动土,家家户户炒豆,以免土蚕咬坏庄稼,这天叫土蚕会。
娃娃会 彝族有给未成年儿童过娃娃节的习俗,娃娃节的时间在清明前后或谷雨前后举行,一般是一天,由村上族长或德高望重的长辈带上娃娃们在野外聚会,耍坝子。除让娃娃们尽情玩耍外,还备有丰盛的野餐,族长讲彝族历史、礼仪、自然知识等民族文化。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娃娃们增长社会知识、懂礼仪,增进互相之间的沟通和团结,并从小树立本民族的自尊、自爱、自强的理念。 端阳 亦称“端午”,农历五月五日,是日门前挂菖莆、陈艾,少年戴香包和搽雄黄,家家包棕子、喝雄黄酒、煮大蒜、煮鸡蛋,下午采百草游百病,有驱邪杀虫之意。 火把节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彝族火把节,持续时间大约一周,磨西彝族火把节比起凉山的规模和欢乐程度要小得多,但意义和形式是一样的。火把节是为了纪念距今1000多年以前的一位勇敢、智慧的彝族妇女而设定的。传说,这位妇女的丈夫是彝族部落的首领,被外族人骗走,惨烈被害,被烧死在千里之外,他的妻子斯惹阿呷带领族人去打败仇人,找回丈夫的尸骨,连夜打着火把回到凉山家乡,乡亲们也高举着火把迎接首领的英魂,欢庆胜利。在明亮的火把中,为死去的首领尸骨举行隆重的葬礼,这一天正好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期间,彝家人饮酒食肉(将牛肉、羊肉、猪肉砍成砣砣,俗称“砣砣肉”),彝胞们穿上节目盛装,观看斗牛、斗鸡,并表演歌舞,举行摔跤等活动。夜间,彝胞们燃上火把,围着村寨,举行纪念先祖的活动,火把象征光明,火人驱除邪恶和瘟疫,然后唱彝歌,狂欢通宵。同时,火把节还是彝族青年男女一年一度相亲约会的好时光。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合家欢聚团圆,吃月饼。 牛王节 农历十月初一日,相传为牛王菩萨生日,农家要吃糍粑,牛角尖上要糊糍粑,供牛吃,耕牛免役1天,解放后只食糍粑,不敬牛王菩萨。 彝族年 磨西彝族也有本民族的彝族年,时间是每年的农历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之间。大年初一的日子由各村各户制定,一般过三天,节日期间彝族男女老少穿上新彝装,初一不出门,吃团年饭,以辞旧迎新,初二祭祖,走亲拜年,初三举行娱乐活动。彝年期间,家家户户宰牛杀猪、杀羊,备上酒,炖好砣砣肉,与前来拜年的其他民族朋友或党政领导共庆丰收。 冬至 冬至节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家家为了驱寒,将狗肉或羊肉炖成一锅,邀约亲朋好友喝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