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议会大厦由三幢建筑风格迥然不同的大楼组成。位于中央的是议会大楼(Parliament House),于1923年落成,1995年重修,内有议会开会的议会厅(Chamber of the House)、会议室、休息室、议长和议员们的办公室。进入大门,右边是凯特·谢泼德铜像:1893年,新西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妇女选举权的自治国家,谢泼德是使这一运动得以成功的领袖。大厅内的T型大壁毯系用羊毛织成,名为《阳光下的森林》,绘出了阳光下的树叶和树枝。另有彩色玻璃画——描绘的是新西兰的历史:底部画的是新西兰土生的植物和基维鸟;毛利人乘着独木舟出来迎接库克船长;很久以后,毛利人和欧洲人签订了威坦哲条约;玻璃上无色的地方代表的是伐木务农及随之而来的土壤遭侵蚀的地方;新西兰是由许多不同人种组成的国家;画的底部是AOTEAROA(毛利语),意为“绵绵白云之地”。
新西兰议会大厦议会大楼的南边是行政大楼(Executive Wing),因其形状象蜂窝,故称“蜂房”(Beehive)。该大楼由英国建筑师巴兹尔·斯潘塞爵士设计,于1971年动工,1980年建成。这幢11层的圆形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花岗岩和大理石铺面,屋顶镀铜。总理和部长在该楼内办公。大型国宴也在楼内举行。地下室是全国国防和民防系统的司令部,一旦国家处于紧急状态,这时就成了最高指挥部。
新西兰议会大厦议会大楼北边座落着议会图书馆(Parliament Library),建于1879年,内有藏书40万册及政府和议会的重要历史文件、全国的所有报纸等,供议员们阅读和参考。馆内还陈列一些历史纪念品,如塞登总理1893年签署《妇女选举权法》和梅西总理1919年在凡尔赛签署《和平公约》的签字笔等。
座落于议会对面的白色大楼原为政府大楼(Government Buildings),现为维多利亚大学法律系所在地,租期30年。该楼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日本东大寺的最大的木质结构建筑物,始建于1876年,占地10万平方码,使用110万码的塔斯曼硬木建成,1996年重修粉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