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园林,占地面积564万平方米,宫墙周长约20华里。比北京颐和园大了近一倍。宏伟美丽的园林和园外汉、蒙、藏等不同民族风格的寺庙使承德市成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城市。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历时87年,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我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这座规模宏大的园林拥有殿、堂、楼、馆、亭、榭、阁、轩、斋、寺、等建筑100余处。它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山区占了整个园林面积的4/5。从西北部高峰到东南部湖沼、平原地带,相对等差180米,形成了群峰环绕、色壑纵横的景,山谷中清泉涌流,密林幽深。当年利用山峰、山崖、山麓、山涧等地形,修建了多处园林、寺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遥相对立的两个山峰上的亭子,一个叫“南山积雪”,一个叫“四面云山”。在亭子上远眺,山庄的各风景点,山庄外的几座大庙,以及承德市区,周围山上的奇峰怪石,都可以一览无余。在另一座山峰上还有一座亭子叫“锤峰落照”,在这里磬锤峰首先映入眼帘,每当夕阳西照,磬锤峰被红霞照得金碧生辉,故名“锤峰落照”。
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宫殿区的主要建筑宫殿区是皇帝处理政务和帝后居住的地方,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和“东宫”(已毁)四组建筑。正宫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包括9进院落,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各种隆重的大典都在这里举行。其后的殿堂分别叫“四知书屋”、“烟波致爽”、“云山胜地”等,是皇帝处理朝政、读书和居住的地方。
湖区虽然没有颐和园的昆明湖那么大,但是由于洲岛错落,湖面被长堤和洲岛分割成5个湖,各湖之间又有桥相通,两岸绿树成荫,显得曲折有致,秀丽多姿。湖区的风景建筑大多是仿照江南的名胜建造的,如“烟雨楼”,是模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形状修的。金山岛的布局仿自江苏镇江金山。湖中的两个岛分别有两组建筑,一组叫“如意洲”,一组叫“月色江声”。“如意洲”上有假山、凉亭、殿堂、庙宇、水池等建筑,布局巧妙,是风景区的中心。“月色江声”是由一座精致的四合院和几座亭、堂组成。每当月上东山的夜晚,蛟洁的月光,映照着平静的湖水,山庄内万籁俱寂,只有湖水在轻拍堤岸,发出悦耳的声音,“月色江声”的题名便是由此而来。
山庄东南部的湖区,由泉水及西北峰峦的山水汇集而成。清朝时山区有常流不断的清泉、溪流、瀑布汇入,又引武烈河水经东北部的“暖溜暄波”,通过暗渠入湖,故湖水非常丰盈。东南部宫墙出五孔闸,引出一条世界最短的河流——热河。 康熙皇帝开辟山庄,从理水开始。在他的御制诗中写道:“命匠先开芝径堤,随山依水揉辐齐。”嘉庆皇帝在《芝径云堤》诗中云:“开辟灵沼内外湖,武烈疏通引遥浦。”说明康熙皇帝建山庄之初已住全国要领。避暑山庄湖水面积仅30余公顷,面积虽不广,但经规划、开凿,挖湖取土,堆叠于湖畔,形成岩线曲折的洲岛长堤。湖岩极少石砌,不露人工痕迹,桥闸控制水位,绿柳披岩,水草自生,得体而又亲切,与江南无异。由众多洲岛桥堤分割,形成既相互沟通,又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水面。 “山得水则活”,水给山庄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湖光变幻,洲岛错落,花木葱笼,亭榭照映,一派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色。湖心岛屿有“如意洲”、“月色江声”和“环碧”三处,各以长堤相连。若登高俯视,“夹水为堤,逶迤曲折,径分三枝,列大小洲三,形若芝英(灵芝草),若去朵,复若如意”。故长堤被康熙皇帝命名为“芝径云堤”。还有青莲岛、金山、戒得堂、花神庙、清舒山馆、文园狮子林、香远益清、临芳墅等,如众星捧月,环列于三岛周围,各以桥堤相连,布置宛约而自然。
湖区亭、檄、楼、阁或依水而建,或深入水际,或半抱水面,兼采南北之长。烟雨楼、文园、金山等,再现了江南名园风貌,小巧玲珑,活泼典雅;而月色江声、如意洲等又以严整朴素的北方民居的格调见长。这些建筑从建筑空间、形体组合、艺术气氛上各有不同的韵味,变化中求统一,对比中求和谐,匠心独运,恰到好处。 湖区是避暑山庄的重点风景区。康熙、乾隆帝钦定的七十二景有三十一景在湖区。湖岸逶迤曲折,湖内洲岛错落,多以堤岸小桥曲径相通,微风乍起,岸边垂柳低吟,湖内碧波荡漾,莲菱蒲苇,随风摇拽,鲤鱼沉浮悠游,一派江南水乡秀色。荡舟湖上,美景颇多,令人日不暇接。康熙说:“天然风景胜西湖”,并非夸张,山庄的湖独具神韵,且从景观丰富角度来说,比西湖确有其“胜”。
平原区主要是一片片草地和树林。当年这里有万树园,园内有不同规格的蒙古包28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御幄蒙古包,直径达7丈2尺,是皇帝的临时宫殿,乾隆经常在此召见少数民族的王公贵族,宗教首领和外国使节。
平原区西部绿草如茵,一派蒙古草原风光; 东部古木参天,具有大兴安岭莽莽森林景象。 在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麓,分布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这就是外八庙,其名称分别为: 溥仁寺、溥善寺(已毁)、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寺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像寺。外八庙以汉式宫殿建筑为基调,吸收了蒙、藏、维等民族建筑艺术特征,创造了中国的多样统一的寺庙建筑风格。
承德避暑山庄整体布局巧用地形,因山就势,分区明确,景色丰富,与其它园林相比,有其独特的风格。山庄宫殿区布局严谨,建筑朴素,苑景区自然野趣,宫殿与天然景观和谐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回归自然的境界。山庄融南北建筑艺术精华,园内建筑规模不大,殿宇和围墙多采用青砖灰瓦、原木本色,淡雅庄重,简朴适度,与京城的故宫,黄瓦红墙,描金彩绘,堂皇耀目呈明显对照。山庄的建筑既具有南方园林的风格、结构和工程做法,又多沿袭北方常用的手法,成为南北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避暑山庄不同于其它的皇家园林,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典园林“以人为之美入自然,符合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传统造园思想,按照地形地貌特征进行选址和总体设计,完全借助于自然地势,因山就水,顺其自然,同时融南北造园艺术的精华于一身。它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享有“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和“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的盛誉。
承德避暑山庄的西部和北部是山区,这里,峰奇石异,林木繁茂,气候十分荫凉,比承德市区低4-5度,来此尽可体会避暑之情趣。另有棒锤区、蛤蟆石等奇景。 避暑山庄的山区,犹如绿色的天然屏障,耸峙于西北部,占山庄面积的4/5,最高处海拔510米,与湖区、平原区海拔相差180米。这里峰峦起伏,沟壑纵横,林木茂密,峰岩清流,四时景色各异。自北而南而西,有“松云峡”、“梨树峪”、“松树峪”、“榛子峪”、“西峪”等数条峡谷,是通达山区的主要游览路线。向东南逶迤曲折,谷深林密,泉水淙淙,瀑布飞泻。康乾两代以各条峡谷为骨干,依山就势造了四十四处胜景,情趣各不相同。当年40多处园林和寺庙建筑分布于山峰、台地、岸壁、山坡、沟谷,其景色绝佳,是山庄精萃所在。自清末以来屡经破坏,几乎荡然无存,人们只能从遗址领略当年的风采。建国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及游览观光事业的发展,广大山区除了大规模植树绿化以外,已复建了“南山积雪”、“四面云山”、“北枕双峰”、“锤峰落照”、“古俱亭”5座峰顶观景亭和别具特色的庭园建筑“青枫绿屿”,清整了“珠源寺”和“宜照斋”遗址,并将恢复更多的景点。沿着蜿蜒的山径漫步,松涛鸟语,泉水轻流,顿生宁静越逸之感。入“梨树峪”西行里许,即至“梨花伴月”沟,这里春日梨花万树,芳香扑鼻;微云淡月之时,景色尤佳。在山庄西北隅之高处,构亭其上,名为“四面云山”,矗立亭上,若置身于云海之中,晴朗之日,百里之外的峦光云影,皆可远瞩;伏暑时节,亭中长风四达,萧爽如秋。由“榛子峪”北上“锤峰落照”亭,举目远眺,诸峰横列前:夕阳西下,红霞满天、湖光山色更加迷人。入“松云峡”峡谷,沿石径北上,登“南山积雪”亭,冬日于此远眺南山,银装素裹,寒光闪烁,极为壮观。北登“北枕双峰”,居高四望,远近景色一览无余。
承德避暑山庄之外,半环于山庄的是雄伟的寺庙群,如众星捧月,环绕山庄,它象徵民族团结和中央集权。承德“外八庙”分布在避暑山庄东北面山麓的台地上,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原有寺庙十一座,现存的有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普乐寺、普宁寺、安远庙、溥仁寺、殊像寺。这些庙宇金碧辉煌,宏伟壮观。
康熙三十六景: 烟波致爽 芝径云堤 无暑清凉 延薰山馆 水芳岩秀 万壑松风 松鹤清樾 云山胜地 四面云山 北枕双峰 西岭晨霞 锤峰落照 南山积雪 梨花伴月 曲水荷香 风泉清听 濠濮间想 天宇咸畅 暖流暄波 泉源石壁 青枫绿屿 莺啭乔木 香远益清 金莲映日 远近泉声 云帆月舫 芳渚临流 云容水态 澄泉绕石 澄波迭翠 石矶观鱼 镜水云岑 长虹饮练 甫田丛樾 双湖夹镜 水流云在
乾隆三十六景: 丽正门 勤政殿 松鹤斋 如意湖 青雀舫 绮望楼 驯鹿坡 水心榭 颐志堂 畅远台 静好堂 冷香亭 采菱渡 观莲所 清晖亭 般若相 沧浪屿 一片云 萍香泮 万树园 试马埭 嘉树轩 乐成阁 宿云檐 澄观斋 翠云岩 罨画窗 凌太虚 千尺雪 宁静斋 玉琴轩 临芳墅 知鱼矶 涌翠岩 素尚斋 永恬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