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大道(GardenRoute)
在南非南方,沿印度洋岸,有一条深受旅行者喜欢的风景线,从乔治镇到奈斯纳直到伊莉莎白港,全线风光秀丽,佳景处处,加上公路网畅通,因此被称为“花园大道”(GardenRoute)。
鸵鸟的家乡-奥次颂(Oudtshoorn)
在层峦叠嶂中的小镇奥次颂人口六万,却饲养有九万只驼鸟,鸟比人多,而成为名符其实“鸵鸟城”或“羽毛城”。所以,“到奥次颂骑鸵鸟”不是噱头,反而是证明你是否有大胆尝试的勇气。因此,要证明你的勇气,奥次颂有两座观光农场一高门(Highgate)和狩猎(Safari)。可以一试。
当你一到农场,如果已近中午,不妨先飨以“鸵鸟大餐”,内容有大腿肉所制的鸵鸟排、肉松等,以及被南非人视为珍馐的肝、沙囊、臀肉、颈肉等料理,加上炒鸵鸟蛋,再佐以葡萄酒便是闻名遐迩的鸵鸟大餐了;至于是否珍馐,则端赖各人口味,但不妨趁机品尝一番,毕竟能吃的动物种类越来越少了,只要你不担心体重,便能在此逞口腹之欲。餐后,农场会安排骡马车前往鸵鸟养殖场,实地目睹鸵鸟的生活习性。而且,农场也允许游客入内玩弄沙坑中的巨蛋,甚至站在巨蛋上搔首弄姿拍照留念,或喂食鸵鸟玉米取乐。
但是,最刺激的莫过于骑鸵鸟了;大胆的人可在“鸟仔”(农场管理员)的协助下,跨骑“卡”在木架中的鸵鸟背上,当然,如果胆子够大的话,也可以“放骑”几圈,看会不会倒栽洋葱出洋相,这时一旁的相机快门可不能不调快些了,至于无胆的人,就只能一旁喝采欣赏“鸟仔”的赛鸵鸟竞技了。
在离去农场之前,建议你走访鸵鸟艺品馆,开开眼界;馆里贩售的产品几乎都与鸵鸟有关,包括肉干、羽毛制品、皮包等皮件制品、或彩绘蛋壳、鸵鸟脚踝台灯等,琳琅满目,这种纪念品赠人或自己留念,都能在日后睹物倍添南非之旅的怀念。
根据农场管理员的说法,鸵鸟的头颅呈海绵状且充满了空气,而大脑上方的头壳非常簿,所以轻轻一墼便可使其丧命;因此,以前猎人骑马追捕时速60公里的野鸵鸟,都是等野鸵鸟跑累时,然后持长鞭往鸟头一抽,鸵鸟就一命呜呼了,以后,鸵鸟知己弱点,一旦把头藏在沙里,猎人也就必须另想他法了;毕竟,一只鸵鸟可重达一百多公斤,高可达二公尺多,一跃亦有十五公尺远,若无刀枪可真束手无策。
一般而言,雌鸵鸟在交配后十四天左右生蛋,然后每隔一天再生一个蛋,一直生到十二个至十四个,至于孵蛋则由雌雄鸵鸟轮流负责,雌的孵白天,雄的孵夜晚,大约四十二天便可孵出。鸵鸟蛋每个重约一公斤多,体积相当约二十五个鸡蛋,虽然蛋壳只有二公厘薄,却能承受120公斤,长轴部份甚可耐压200公斤。据说,雌鸵鸟终其一生,大概可生二千个蛋,寿命也约四十岁。
交响乐曲的殿堂-甘果洞(CangoCaves)
花园大道的内陆部分,在奥次颂往北30公里的群山之中,有一座规模庞大的天然钟乳石洞口叫甘果洞(CangoCaves),与奥次颂同样享有盛名,成为游客必游之地。
甘果洞在一七八0年被发现,由于规模实在太庞大,所以现在还在继续探查之中。但开放供游客参观的部分已经深入洞中的3.2里处。甘果洞内会发现布希曼人居住的痕迹,也发现有昆虫的化石,非常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我们从洞口慢慢进入,离洞口大约50公尺处的岩壁上有布希曼人遗留下来的壁画,显示当时即有布希曼人在此居住、生活。因此这里被辟为布希曼人生态区,栩栩如生的蜡像把中古世纪布希曼人生活型态完全表露无遗。当时布希曼人过着群居的生活,他们狩猎为生,并懂得钻木取火,也使用简单的陶器,开始了陶器文明
参观了布希曼人生态区我们再沿洞穴继续前进,大约在100公尺处有一小石阶步道,顺阶而下,眼前豁然开朗,呈现在面前的是广?的洞穴,据闻曾有交响乐团在此表演,此洞穴回音效果特佳,并可容纳一千五百人左右。在洞穴四周则有许多钟乳石柱和石笋,甚至有高达10公尺者,这些石笋经过考据,已达十五万年以上。
沿洞穴后方小路前进,眼前又是一番新景象。在宽?的空间里,有巨大的钟乳石柱、石笋矗立其中,工作人员打开灯光,只见五颜六色的灯光投射在石柱和石笋上,刹那之间,石柱变成了圣母玛丽亚,石笋不就是圣婴吗?而岩壁上的石笋不正好是十二门徒。这时交响乐响起,既华丽又庄严;甘果洞宛如音乐殿堂,也像一场剧场般。
甘果洞的管理人员巧费心思,把这些钟乳石柱和石笋艺术化、也人性化了,使甘果洞更具教化作用。
接着管理人员再度引领我们登上步道,洞穴内的步道迂回曲折,时而攀升,时而下降。来到第三展示,,管理人员介绍游客认识钟乳石,并介绍大家一种很特别的石笋。只见管理人员把灯光全熄了,大家摒息以待,忽闻一阵鼓声由远而近,由缓转剧,然后?然而止。大家颇感惊异,待管理人员打开灯光,对着岩壁旁的钟乳石敲击,才使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里的钟乳石是中空的,管理员拿着手电筒照射钟乳石,钟乳石因灯光照射而呈晕黄的乳白色,造物者真是神奇啊。
而另一端的岩石上,则长出了一丛蕨类植物,本来暗无天日的洞穴,植物是无法生长的,经管理员解说才明白,原来在岩石上正好有一盏电灯,灯光宛如阳光;而岩石上正好有水滴滴落,有了阳光和水份,蕨类植物就长出来了。
经过此区,步道随即变窄,并继续往地下挺进,人民必需匐伏前进。管理员征求游客意愿,如果没有体力的人可以循原路先行的洞穴。有体力和兴趣者则可以继续参观。
乔治镇
乔治镇为花园大道通往内陆之门户,以英王乔治三世命名,位在开普省南部海岸花园大道上最重要的城镇。二条穿过山脉通往内陆之道路蒙他古山径(Montagupass)及奥登尼瓜山径(Outeniquapass)即在附近是风景优美的山路。
野地(Wilderness)位于乔治镇东方约30公里处,为一滨印度洋的小镇,以风景优美而开始,此地有一湖泊区,称为野地湖区,由五个湖组成,是赏鸟者的天堂及爱好上运动者的乐园。另海豚点(DolphonPoint)位在卡伊曼河河口(KaaimanRiver)是眺望印度洋风景的最佳地点,此河河水乌黑当地人戏称为可口可乐河,土著相信其具有治病功能,河水入海处有一铁桥,为"啾啾火车Choo-TjoeTrain"之铁道所在,又有可口可乐桥之称。
"啾啾火车Choo-TjoeTrain",为全世界现存最古老仍在依表订时间行驶之蒸气火车之一,行驶于乔治镇至奈斯那之间,平时作为运送木材及其它货运之用,亦可接受游客订位,沿途湖光山色,夕阳海岸金黄美景,令人陶醉。是极受游客喜爱之旅游重点。
德班
位于南非纳塔尔省(Natal)南部之印度洋,与台湾一样属于副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暖湿润。是南非第三大城,却是第一大港,全国近60%之货物,经由此地出口,自1993年3月份起原国内线之易波塔(LouisBotha)机场扩建为国际线机场,随着海空交通的日渐便利。此地最大特色是印度洋人特多,是印度以外最大印度人集中地。初到本地,常会使人误以为来到印度。
拜自然气候及地理位置之赐,各种水上活动在此非常兴盛,举凡游船,冲浪,游泳等皆是全南非最佳地点,因此有南非的迈阿密之称,而市内绿地遍布,林木扶疏,更有"花园城市"之美誉。市区内有许多造型奇特,色彩鲜明的高楼大厦轰立其间,市郊则是一等幢幢白墙红瓦的宅院点缀在青翠的林木之间,景色十分美丽,市区内较有著名之建筑物有仿北爱尔兰首府贝尔发斯特政厅所建立之本市市政厅,充满印度特色之印度市场及位在市郊山头上之纳塔尔大学校舍。另有一名为海岸大道(MarineParade)之印度洋海岸线,沿岸轰立着许多全市最豪华的观光饭店,岸边则是最热闹得的海滨游乐区、游艇码头、海洋博物馆、儿童游乐场、海洋世界、露天咖啡座,酒吧及餐厅,也可看见祖鲁妇女在路边贩卖着传统的可爱小玩意,还有穿着鲜艳的黄包车夫等,现代化的办公大楼、剧院、商业中心,与古老的清真寺,庙宇相辉映,还有东方节庆及市集也来凑热闹。黄金海岸、印度市场、祖鲁人村庄等地,皆是德班热门旅游地,已是南非全国最佳渡假大城市之一。
住宅区分布在市区西北方,其中尤以(Kloof)为最高级之区域,此区内之房舍每一间均是气派豪华,价格高昂,区内并有全市最高级之高尔夫球场,是本地富有人士的休闲娱乐之处,市郊西北方之千山之谷(ValleyOfAThousandHills)位在祖鲁族(Zulu)保护区内,祖鲁人的生活地,境内大小山丘连绵不绝,风景秀丽令人难忘。
千山之谷位于市郊约70公里处,为祖鲁人居住地下来。因地势起伏不定而得名。游客在此前往阿沙盖(Assagay)鳄鱼园及祖鲁村参观。
海洋世界位于德班海岸大道上,为滨印度洋之海洋生物水族馆,每日有海豚、海豹及企鹅等表演节目,游客到此除可了解各种海杨生物生态,并可欣赏节目表演,亦可于每日固并时间亲自喂食各种鱼类。
庆伯利
庆伯利在南非众城市中是一颗最耀眼的“宝石”,它曾经璀璨夺目,令世人惊叹。随着大量的钻石出土,吸引大批挖钻客涌入,车水马龙繁华景象,遨视全非洲。不过也随着钻石矿坑的枯竭,再加上约翰尼斯堡金矿的大量开采,采钻工人与钻商纷纷转至约堡发展,奢靡浮华的庆伯利顿时成了黯淡无光的“死城”,维多利亚式的高楼华厦、信徒云集的路德教堂,现只见鸽子盘据翱翔,人声鼎沸的扬史马兹街(JANSMUTS)几乎也空无一人,寂静的庆伯利,似乎与城外的喀拉哈里沙漠般,除了风沙声,久久不闻人语。
没落的庆伯利虽已不再出产钻石,街道上也看不见矿工、赌徒以及打扮妖艳的“淑女”,但十九世纪的繁华情景,在戴比尔(DeBeers)矿坑博物馆中又一一重现。戴比尔矿坑博物馆其实就是昔日的一座钻石矿场,它不仅记载了戴比尔钻石公司的发迹史,更是庆伯利开发史,也等于是南非的钻石开拓史。
南非的第一颗钻石是在一八六七年发现,当时有位小孩在奥兰治河畔发现一颗惹眼的小石头,这位小孩捡拾带回家把玩,结果被他父亲发现,竟是一颗重达二十一又四分之一克拉的钻石,这颗钻石后来被人称作“EUREKA”。两年后又有位牧童在同一地点捡到一颗比“EUREKA”更精纯的钻石,这位牧童用它换了五百只羊、十头牛和一匹马,与他交易的人,又将这颗钻石卖掉,得款五万美金,转了数手之后,这颗钻石在一九七四年日内瓦拍卖会中现身,当时以五十五万两千美金被位不知名的买主购得,这颗钻石就是重达八十三又二分之一克拉的“南非之星”。
想发财的采矿工纷纷闻风涌入此地“挖宝”,旷野顿成一座简陋的市集,这市集就以当时的英国殖民总督Kimberley命名为“庆伯利”。初抵庆伯利的掘钻人,大多大有展获,因为大部分的钻石即蕴藏在很显眼的黄色黏土层里,表土层的钻石矿很快即被挖掘一空,这些掘钻人继续向蓝土层下挖掘,最后愈挖愈深,浩大的开采工程已非一般掘钻人的能力所及,于是矿物公司即在此时诞生了。
矿物公司的诞生与两位英国人有深切的关系,一位是开发非洲南部最具贡献的塞锡尔.罗德斯(CecilJohnRhodes),另一位是舞台演员巴尼.巴纳多(BarneyBarnato)。这两位都是十九纪发财热中最成功的冒险家。罗德斯于一八五三年出生在英国的一个牧师家庭,从小身体就不好,在他十六岁时患了呼吸道病,医生给他一忠告,就是离开多雾潮湿的英国,于是他就去投靠在南非的哥哥,他哥哥原在现今的南非那塔尔省种棉花,在一片淘金掘钻热潮中,他放弃了获利低微的棉花田,也投入庆伯利掘钻行列。当时庆伯利的表土层钻石矿几乎已被挖掘一空,不少矿工想另谋发展,罗德斯即大量收购采矿证,收购行动使得罗德斯拥有大部分矿场的开挖权,在一八八三年罗德斯成为戴比尔采矿公司的主席,而此时在庆伯利足以与戴比尔相匹敌的是中央采矿公司的大股东巴尼.巴纳多。
巴纳多原是在英国作舞台演员,在一八七三年自开普敦下船后,花了五块英镑,将身上的行李交给牛车拖运,自己则在车旁步行,晚上则睡在牛车下,经过两个月的步行终抵庆伯利,巴纳多全身只带了四十盒劣质雪茄,但商机不对经过多次挫折,他改行作钻石收购生意,再转卖给批发商,小有获利的巴纳多,再兼收购采矿证,没几年巴纳多即控制了中央采矿公司,而与罗德斯相较劲,两雄经过一番竞争后,终于在一八八八年两家公司合并为戴比尔联合矿产公司。戴比尔在两位拓荒者中开创出基础,又经过欧本海(Oppenheimer)家族的企业经营,奠定了钻石王国的宏业。矿坑博物馆即是戴比尔公司的发迹缩影,此地在一八七一年称作柯莱斯堡(Colesberg),在此发现钻石后,即涌入各地的掘钻客,络绎不绝的篷车、商人、矿工开始在此扎营,早来者每人均分得一小块采矿土地,彼此以小径为界向下挖掘,随着表土层的钻石矿渐被挖尽,原本星棋罗布的小径,渐被一条条悬在土崖边的缆梯所取代。
当时环绕在庆伯利地区共有五座钻石矿场,分别划分给数千个采矿所有人,但随着矿坑的逐日深入地下,原始手工采矿技术已无法深入,罗德斯与巴纳多即是在此“良机”下,成功了并购采矿证,再引进大型掘洞机械,而创建了钻石王国。
博物馆外有个大洞(BigHole),它是庆伯利最著名的遗迹,由空中鸟瞰,仿佛是被陨石所击的巨洞,事实上它是由矿工一铲一锹所掘挖出来的,它也是世上人工开凿的最大洞窟,大洞圆周达四千五百七十二公尺,直径达一千六百公尺,面积占十一公顷,在四十三年的挖掘过程中,共挖出二千五百万吨蓝土,从中共精炼出一千四百五万克拉钻石。
博物馆是由四十八幢老屋构成,它也是昔日庆伯利最繁华的商街,包括金饰店、酒吧、舶来品等高消费场所,当时也只有一夜致富的矿工才能如此一掷千金。博物馆内并有座昔日金库改装的陈列室,内藏有颗号称是世界最大的未切割钻石,重达六百一十六克拉,以及数颗逾百克拉的钻石,灿烂夺目的光芒,与没落寂静的庆伯利成了强烈对比。
摩梭湾
摩梭湾和好望角一样是影响欧洲人发现东方航路上的一个重要历史哩程碑。15世纪未期,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D.JuaoII)决定寻找一条通往东方印度的航道,妄图称霸海外,于1486年派遣了著名航海家迪亚士(BartolomeuDias)为首的探险队,使用这类船只,沿着非洲西海岸航行,探索开辟通往印度的航道。
经过一年多的艰苦航程,当船队由大西洋转向印度洋时,遇到汹涌的海浪袭击,整个船队几乎覆没,迪亚士将其于1488年发现的岬角命名为"风暴角".后来易名为好望角.绕过好望角后不久葡萄牙探险家.狄亚士率领的两艘帆船发现摩梭湾此地。当时为补充淡水,登上摩梭湾,发现海岸处水洼涌出清水,因为这时正是基督教圣布莱兹的庆日,所以他替这洼水取名为圣布莱兹水源。
根干纠葛、浓荫蔽盖的邮政树学名事实上是乳树,是一种热带植物,能分泌乳状物。邮政树的名字是来自于一五00年时,名叫派得罗的指挥官,率领航海船经过时,将一封塞在长筒马靴的信,放在这棵树下,直到第二年,被一位东印度舰队的指挥官发现,这一栋树成为了讯息的转达站。
摩梭湾是通往花园大道的通路,摩梭事实上就是胎贝、淡菜的意思,博物馆中也罗列许多附近海域的丰富鱼类标本,包括贸易船船难沈埋在海底的古物及船上的器具,例如当时欧洲人视为极品的中国瓷器--明代江西景德镇的大瓷缸。可爱的南非人及葡萄牙人为纪念迪亚士发现南非五百年,特于1987复制和迪亚士相同一艘卡拉维拉船及沿着相同西海岸航行,于1988年2月3日抵达南非摩梭湾,现展示于迪亚士博物馆中,特别建议前往摩梭湾旅游团体请务必指定登船实地参观卡拉维拉船.
奈斯纳湖
奈斯纳湖,其实就是奈斯河的出海口,海口经常年淤积,再加上地型上升,形成一个大泻湖,湖面可行舟的水道约长五公里,沼泽中生满芦苇,成为地中海候鸟避冬产卵过境地,每年春夏交替季节,湖面上可见成群的白面雁鸭与鹈鹕悠游,湖中并有两座小岛,有桥与陆地相连,岛上湖畔设有如画舫般的小屋,坐在小屋阳台,青山为背景,湖光倒影,雁鸭翔飞,静谧的湖面如诗如画,世间美景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