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作为世界主要锡产国,当然锡制品是世界知名的。马来西亚的锡制品质地精良,而且价廉物美。锡制品是具有相当价值的纪念物。当地人称锡器为 Pewter wave,以日常用具较多,锡制的饰物同样也很受游客欢迎。锡制品有:高脚杯、瓶饰、徽章、小雕像、咖啡盘及烟灰缸。雪兰莪州和槟榔屿州都出产质地精良的锡器,有银器一样的光采,而且耐热性能极高,平常的保养也容易。
手工蜡染布
马来西亚的手工蜡染布,自古以来闻名于东南亚。在绢布或棉布上染上色彩鲜明的蝴蝶、花卉、飞鸟和几何图案,设计别致,极具特色。
风筝
马来西亚的风筝也有悠久的历史,早在马六甲王朝时,就已经有放风筝的习俗。马来西亚风筝造型奇特、巧夺天工,令人爱不释手,有的游客买来作为室内装饰物,可谓别具一格。马来西亚航空的标志,也是采用风筝图案。风筝的形状有鱼、鹰、猫、鹦鹉、孔雀、青蛙等,然而人们最喜欢月亮风筝。在正式的官方场合,马来姑娘常常手执图形优美的月亮风筝欢迎贵宾。
手工织品
手工织品是一种以华丽精致的方法,刺绣在贵重天鹅绒布上的古老手艺。手工织品可做成家里的装饰品之用,诸如墙上吊饰、坐垫,甚至卧室的托鞋。
雕刻画
马来西亚有以渔民、农村生活为题材、利用铜或铝版雕刻的雕金画,以及土著民族所雕刻的木雕手工艺品,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价值,是别处难得的旅游纪念。
马来头饰 马来人无论男女头上都戴着各种各样的头饰。在去村里或城里清真寺的路上,经常可见戴圆锥型天鹅绒帽子的男性,这表明他是回教徒。而到麦加朝过圣,获得“哈吉”称号的人都戴一种叫做可达雅的白色帽子。
马来语“通可罗”即是指妇女用的头巾,也是表演传统文艺或体育活动时不可缺少的头饰,其式样可根据本人喜好而千变万化。马来西亚国王的通可罗幅在马来式头饰中是最有名的,它是国王身份的标志,他人不得随意模仿。国王的头巾甚至还被起了个名字叫做“永远的回忆”,据说这原来是森美兰州苏丹用过的。
苏丹及其继承人、大臣、阁僚的头巾一般使用代表高贵的黄色和白色,头巾包裹也有特定的方式,一般人不得模仿(舞台上除外)。 多元文化 马来西亚是个以农立国的民族,因此维持着许多原始信仰,特别是各民族浓厚的宗教色彩。其宗教融合了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其中以印度教影响尤为深远。由于多民族的长期共同生活,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特色。
马来人信仰伊斯兰教。由于马来人在政治上势力很大,伊斯兰教也成为马来西亚的国教,全国各地的主要清真寺无不雄伟壮丽。除伊斯兰教以外,马来人还保留着原始宗教,其代表性的仪式是称作昆德利的共食仪式。这种共食仪式起着维持社会连带关系的重要作用。可以说马来人的社会组织是由伊斯兰教规范和传统习惯二者合一共同维系的。
住在马来西亚的华人的宗教是佛教和道教。有代表性的佛教寺院有吉隆坡的观音寺、三宝洞、霹坜洞;马六甲的青云寺;槟榔屿的极乐寺、白云寺等。寺院规模多宏伟壮观,大多成为名胜之地,充分反映了支撑马来西亚经济的华人的社会力量。佛道混合是这些寺院的特征,一个寺院里往往同时供奉着福德正神、玉皇大帝和释迦牟尼、观音菩萨。
住在马来西亚的印度人多为印度南部的泰米尔族。其代表性的宗教当然是印度教,这是印度人特有的宗教。印度教的特点是一无教祖,二无教会组织,三无至高无上的经典,人们崇拜村镇神、家族神和个人神三种神氏。印度教有许多外国人很难理解的地方,比如作为社会基本制度的种姓制度。印度教终极理想是达到梵我如一,而要达到这种至高的境界需要做瑜珈等种种苦行。供奉的神有维鸠奴神、湿婆神 |